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典型 > 正文

基层就业事迹-奔跑吧 闪耀的青春

【来源: |更新时间:2020/06/12 09:49:30 】

奔跑吧 闪耀的青春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基层就业事迹

人物简介:

肖欢欢,男、共青团员,1998年2月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现担任江铃股份智能装备中心业务服务车间试制组非标焊工。踏实肯干,乐于奉献的他。2019年1月通过校招进入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焊工这个普通的岗位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一干就是两年。

正文:
 进入公司以来,他不断摸索焊接技巧,努力提升焊接技术,默默的干好上级安排的每一件任务。兢兢业业,勤奋好学,力争在平凡的岗位把活干精干细,把事情做好,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这就是他入职那天起,时刻铭记于心的追求。
 2020年新年伊始,挑战不期而至,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因此在面对这个全人类的大灾难,毫无疑问,战疫刻不容缓,在这个人心惶惶的特殊时期,他本可以躲在家里,避免感染的风险。但是他选择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和抗击疫情白衣工作者并肩作战,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自1月29日开始,春节期间,他放弃家人团聚的机会,加班加点赶制江铃全顺救护车零部件,每天加班至凌晨两点,有时甚至通宵,吃住全在厂里,不敢有半丝懈怠。
 原先全顺救护车的部分零部件是依靠外部供应商进行批量供货,但疫情期间,外部供应商未能复工,但武汉灾区急需大量救护车。如果等待供应商供货生产,显然是不现实的。此时他站了出来,响应厂里的号召,积极攻克困难,保证救护车能迅速驰援武汉。他选择用最原始的方法,人工敲制救护车所需零部件,为了保证零件的精度质量,提升效率,他期间制作了一系列配合辅助胎膜的定位工装。敲击过程中积极和技术员探讨工艺要求,和老师傅学习敲击手法。在疫情期间参与完成救护车2#件、3#的零件制作,共计600余件套。保证前方车间能够顺利投产,为抗击疫情,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节约成本一直是公司关注的重点。前方车间生产的汽车为了适应市场需要,通常生产的车型比较多样化,且比较灵活。比如今天市场a车需求量大,我们就需要加大a车的生产,同理,明天b车型的需求量大,就加大对其的生产,保证及时供应市场。但是这就需要大量对应的产品框,进行对应车型部件的装载转运。考虑到目前的产品框架数量较多,如果再制作其他车型相对应产品框架是项巨大的费用,且场地有限,也无法放置这么多产品框架。为了响应公司节约成本,降本增效的号召,肖欢欢他站了出来,从2019年11月开始,投身到产品框架的改制当中,他在想,如果既想节约产品架的成本,空间,又想让产品架更加灵活的应对前方生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产品框架实现多种产品装载且产品框的使用要操作简单,同时工件放置上去,要装配合适,无干涉,无形变。

改一个产品框比做一个产品框要难很多,从未接触过改制的他,无疑是难上加难。可是他没有气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困难,越是激发起他挑战的欲望,他想起了在学校学习的机械设计基础,他结合实际情况,开动脑筋,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和厂里的老师傅,技术员探讨改制方案。回到家他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利用专业知识,彻夜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并投入实践,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完成了CX756产品架六种样架的改造任务,使产品框架,达到了一框多用,一框好用。经检验确认,各零件之间装配合格,无形变,保证了前方车间的顺利投产,为公司降本增效。

V362中轴低顶顶盖焊接项目是他2020年支持的第一个量产项目,该顶盖由三大部分利用电阻焊进行焊接,难点在于如何保证顶盖整体装车尺寸不偏离,保证内、外板尺寸合格,保证外观平整光滑,顶盖与车身各关键尺寸均匀且合格,内、外饰组装无装配干涉。这是一个要求极高的外板件,外观不允许有任何瑕疵。最开始焊接的顶盖,鼓包多,划痕多,焊接接口处有明显台阶,阻挡后期激光焊进行整车焊接。为此他急坏了,白天在班组工作,一到了晚上,主动要求去冲压床压制顶盖部件,一发现部件有鼓包或者没压到位的情况,迅速联系模具工进行修模,压制部件时,他必须亲力亲为,对产品轻拿轻放,保证成品无瑕疵。焊接时,他会先进行焊点撕裂实验,验证焊点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保证送往一线的每一个顶盖的合格率都是100%,对质量的用心,已经深入了他的骨髓。

他在基层磨砺着,他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在磨砺中闪耀的青春的光芒。